醫藥云端信息:挖掘趨勢中的價值
文:山東風輕
平安夜不平安!上海、湖南兩地的相關醫院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沒有在“鈴兒響叮當”中迎來圣誕老爺爺的節日禮物,卻在不經意間接待了來自“大褲衩”隊伍的夜訪暗訪,無意中替“景甜”解了圍,在吃瓜群眾的瞠目結舌中,上了一次頭條!
如果真如央視記者所言,這次暗方是歷時八個月,那么筆者認為,這是一起有組織、有計劃、有布置、有安排的深度采訪。因為現代社會中,要解決一個問題,或者要開展一項工作,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兵馬未動,輿論先行。
那么,從這個角度講,央視暗查藥品回扣事件,就不會僅僅是一起對藥價虛高及回扣事件的普通深度調查這么簡單,筆者通過玄學的揣測與分析,認為,這是相關部門在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通過放熱氣球提前探測溫度,從而為下一步開始刮骨療毒打下輿論基礎,從而“藥價要下去、服務要上來、醫保要保住”這一最終目的。
一、 藥價要下去的背后——各省轉變集采方式要加快!
此次報道中,藥品的供貨價與中標價的巨大反差成為了眾矢之的,可以看出,記者從一開始的聚焦靶向就十分清楚,就是沖著藥價來的。但媒體畢竟只是一種宣傳聲音,一種客觀呈現的態度,它的背后,其實真正想要表達的就是,全國各省在藥品采購方式方面,要加快轉變的速度與頻率,不能等,也不能拖。
從2015年7號文及70號文以來,應當說,各省在藥品采購層面有了明顯轉變,但距離國家總體要求仍有差距。于是,這一年多以來,各種與7號文及70號文明顯悖離的采購方式應運而生:滬深兩地的GPO、試點城市自建平臺自主采購,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已經被嚴重“破碎化”,雖然這一年來,藥品下降已經令藥企叫苦不迭,大喊承受不了,但相信仍然沒有達到相關預期。
二、 服務要上來的命令——醫生要回歸到治病救人的價值中去!
我們常說,以藥養醫與以藥補醫。但這個醫,我們總是會無意中形成一種錯亂:即醫生賺的錢就是醫院賺的錢。醫生的行為就是醫院的行為。在當前的這個醫療體制下,水至清,則無魚。太過強調純潔就是一種裝逼。但是事實是,這一年來,太多慘痛的事情就像一部部血淋淋的默片一樣發生在醫療領域,就在你我身邊,尤其是魏則西與武警二院那一場不得不說的往事。、
三、 醫保要保住的憂慮——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藥價虛高”、“看病貴”的背后,其實是醫保資金的大量使用已經導致日益穿底。有專家預言,2017年到2018年,將有大量包括三甲醫院在內的公立醫院陷入虧損甚至資不抵債。
這也就是為什么,國家近年來,一直對三明模式進行推崇。比如在福建省醫保辦成立滿月的時候,就發出了《關于進一步打擊騙取醫保基金和侵害患者權益的通知》,對藥品的生產和流通,包括定點醫院,對醫院和醫生的行為提出明確的約束要求,如果違背和違反就列入"黑名單"。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醫保控費,打擊“過票、洗錢”,壓縮藥品價格虛高水分,降藥耗價格,調整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并對價格進行監督。
因此,結合此次央視曝光相關事件來看,筆者預計下一步,涉及藥品價格體系方面,會有如下雷霆動作:
一、 在為醫保支付標準政策正名過后,醫保支付標準的具體執行方在各個省級層面,不是做或不做的問題,不能再“等等看”、“觀望一下”,而是國家出臺引導性文件后,各省必須馬上行動。
二、 藥品采購允許繼續破碎化,只要能夠快速降價,GPO、試點城市、縣單獨采購均可以快速推進。省級采購方面要轉變觀望的態度,對于“雙80”品種,要在省級層面就要先砍一刀,而且要接連不斷的砍,一年至少砍一次!
三、 三明模式必須快速在全國推廣,同時,必須看到,日前26家福建省制藥企業和福建省醫藥行業協會發起題為“福建藥企聯合倡議向藥品帶金銷售現象說不!”的倡議書并簽名。
相信,這已經得到了不止是福建省的同意與允可,這必將是未來幾年,每一個醫藥企業必須面臨的課題。言行合一將不折不扣的成為一種鐵規!
信息來源:醫藥云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