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上市,2000億大盤,藥商要顫抖!
日期:2017/2/24
來源:賽柏藍 作者:半夏
那個強勢布局醫藥流通領域的順豐,上市了!
昨日(2月23日),順豐速運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敲鐘上市,股價開盤漲4.73%,報47.49元,總市值達1999億元。順豐速運的總市值,也超過在A股上市的圓通、申通、韻達等3家快遞公司的市值總和。
▍上市是必然選擇
1月18日,順豐借殼方鼎泰新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證券簡稱變更為“順豐控股”,證券代碼不變,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已完成,順豐控股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2月16日,鼎泰新材發布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顯示,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議案》。鼎泰新材將于2月24日將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變更為S.F.HoldingCo.,Ltd.,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順豐控股。
業內專家表示,快遞業的低成本盈利模式導致企業發展資金鏈需求加大,再加之行業內的競爭壓力和資金量需求,借殼上市是快遞行業當前最好的選擇。尤其是對于乘著政策的東風,近年來積極發展醫藥物流事業部,布局醫藥冷鏈的順豐而言。
在2016年2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第二批取消15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規定取消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審批。政策上不斷釋放利好消息,加之醫藥流通市場的廣闊前景,眾多資本也紛紛投入布局醫藥流通領域。
近年來致力于進軍醫藥物流、首批獲得醫藥物流資質的順豐,相比于傳統的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無論是運輸速度、營業網點還是物流處理能力方面,均有著很多藥商和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此外,其在冷鏈運輸方面,甚至比很多專業藥商都要好。
有醫藥冷鏈技術人員表示,目前冷鏈運輸的成本至少要比普通運輸高80%,但冷鏈物流的利潤只有20%左右,做疫苗醫藥等的冷鏈甚至更少。
建一個冷鏈倉庫就至少需要百萬以上。普通倉庫的造價約為400元/平方米,冷庫則要配備保溫系統,造價就至少要高達3000元/平方米,保溫箱與其說冷庫不如說是控溫室,需要每個地方在一定溫度下并且保持均勻度,需要花費高額的電費,1萬平方米的冷庫一個月的電費至少要20萬元。而且每年都需要做檢測,150平米以下的倉庫8000元,冷藏箱驗證費用每個1200元,還有溫濕度探頭的校正,一個探頭幾百元,很多企業不包括常溫狀態下的探頭就有成本上千個。
可見,醫藥冷鏈運輸是一個非常重要,關系著藥品安全的行業,也是一個及其燒錢的行業,需要有強大的資金做后盾。順豐在其大力發展醫藥物流的時候上市,是必然的選擇。
▍兩票制加速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2017年1月,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國家衛計委等8部門發布一份聯合通知,通知指出要各省市政府和部分試點的公立醫療機構率先推行藥品采購“兩票制”,鼓勵其他地區執行“兩票制”,以期進一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按照兩票制的規定,藥品從藥廠到一級經銷商,經銷商再把藥品賣到醫院,用“兩票”替代目前常見的七票、八票,減少流通環節的層層盤剝,達到降低藥價的目的。而藥品最理想的運輸方式就是只跟一個配送商打交道,同時還要保證配送準確與及時,而以順豐、郵政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恰好滿足這一點。
據了解,目前順豐的營業網點已經將近8000余家,覆蓋全國31個省市、直轄市,擁有超強的物流處理能力此外,在陸路運輸之外,順豐還有專機運輸,在整個運輸網絡中裝載GPS與GIS貨物定位系統,全力保障運輸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而作為第三方物流、甚至整個醫藥物流行業的龍頭的九州通,在大部分區域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興建了28家大型醫藥物流中心,49家地區配送中心,上游供貨商7000多家,下游客戶8萬多家。盡管這樣的配送能力在第三方醫藥配送企業中堪稱佼佼者,卻還不足以匹敵順豐。
目前,與順豐達成合作的醫藥相關企業已有近萬家。順豐醫藥物流事業部在去年年底也對外表示,要在醫藥流通1.5萬億市場當中分一杯羹,在2016年完成4億的營業額!并且公布了順豐在醫藥冷鏈的布局:倉儲、運輸、網絡。依靠順豐強大的經濟實力、物流經驗、專業人員,建立符合《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全醫藥流通流程服務體系,提供醫藥倉儲、干線運輸、城市配送以及第三方醫學實驗室配送的服務,服務對象將包括:醫藥工業、醫藥物流、醫院、藥店、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等醫療醫藥組織單位。
順豐等第三方物流介入后,可利用物流信息,直接服務藥品生產企業,通過解決其物流配送難題,跳過現有經營中間企業,直接擴大生產企業的直接控制勢力范圍,配合國家政策,解決偏遠地區基藥配送問題,還有利于連鎖經營企業在縣級及以下第三終端市場擴張等等。這些優勢,會讓眾多藥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更青睞于選擇第三方藥品物流。
在市場需求和政策推動下,未來中小型配送商會被第三方物流吃掉嗎?誰又會成為下一個順豐?讓我們拭目以待。
信息來源:賽柏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