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正式按病種收費:首批100個!
日期:2017/4/12
福州新聞網
2015年,福建省列入首批國家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記者從省醫改辦了解到,今年4月1日起,省屬公立醫院首批100個病種正式推行,年內將在全省全面推開,病種數要達到600個。
“醫改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近兩年來福建堅持不繞彎子、不回避矛盾,積極推進醫改工作。”省醫改辦相關負責人說。
福建建立“三個一”醫改領導體制
據省醫改辦介紹,改革之初,福建建立了“三個一”醫改領導體制,即一個醫改領導小組,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第一副組長,這是福建首創;一個領導分管衛計、醫保、藥品流通“三醫”工作,并負責醫改策劃與統籌協調,這是三明改革首推的做法;一個組織機構(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負責公立醫療機構改革的具體實施。
去年,福建將原設在省發改委的醫改辦劃轉到省政府辦公廳,加大醫改統籌協調力度,這也是全國首創。醫改辦下設“一委兩會”,即省衛計委及省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和省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使改革最關鍵的兩個領域,醫管和醫保有了組織保障。
據了解,去年以來,醫管會實施了新一輪省級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省屬公立醫院院長目標年薪制、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重大改革事項,進入實質性運作。
整合醫保管理體制,開展100個按病種收費改革
醫保制度整合,歸根結底是將原先牽涉多個部門的職能進行合并,成立省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簡稱“省醫保辦”)。更重要的是,將藥品采購、醫療服務價格和藥品價格管理職能并入省醫保辦。
去年,福建進行第九標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據統計,此次通過集中招標采購的入圍藥品平均降幅為15%左右,片區帶量采購平均降幅約10%,僅省屬醫院就節約資金10億元左右。在此基礎上,省醫保辦又實施新一輪藥品采購,通過制定醫保支付結算價和藥品銷售的最高限價,遏制藥價虛高。
同樣是在去年底,福建在全國首創100個按病種收費改革,改變“先醫后價”為“先價后醫”,由省醫保辦與醫院協商確定病種收費價格,讓群眾明白消費。
同時,為推進分級診療,實行差別化的醫保支付政策,注重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對等級高的醫院病種價格高,設定的醫保支付比例低,患者自付比例高;等級低的醫院病種價格低,設定的醫保支付比例高,患者自付比例低。
以省屬公立醫院“結腸息肉”行“內鏡下結腸息肉切除術”治療為例,高等級醫院病種收費6600元,低等級醫院收費為5900元,省本級在職人員個人負擔比例分別對應為30%和25%,即1980元和1475元,以此引導就醫流向。
省屬公立醫院實施院長目標年薪制
據介紹,福建去年初在省屬公立醫院實施院長目標年薪制,推進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改革。
首先,改革醫院工資總額核定辦法,醫務人員工資不與藥品耗材收入掛鉤,僅與診察、護理、床位、手術治療等醫務性收入掛鉤。
其次,院長年薪由政府負擔,代表政府管理醫院,回歸公益角色,同時負責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和醫院人員工資總額掛鉤,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再次,福建擬在省市醫院探索以醫院實際開放床位為基數,核定人員控制總量,合理擴大工資核撥人員的基數,逐步推進編內外人員同工同酬。
據第三方調查結果顯示,14家省屬醫院公眾滿意度平均得分86.02分,同比上升1.64分,滿意度在85%以上的醫院由2015年的6家增加到13家。同時,2016年度省屬公立醫院醫療收入增長率為5.75%,增幅比2015年降低5.17個百分點;醫務性收入占比24.82%,同比增幅3.7%。“這組數據說明,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群眾就醫負擔有所減輕,改革初見成效。”省醫改辦相關負責人說。
醫保開通到村,今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要達30%以上
基層綜合醫改也在深化推進。據介紹,基層醫改要打通兩個“最后一公里”。在農村,推行鄉村醫生服務一體化,在行政村延伸舉辦一個公益性的村衛生所,醫保開通到村,讓村民在家門口可直接刷卡消費。在城市,開展慢性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為突破口。
截至去年底,全省組建社區簽約醫生團隊1491個,簽約服務365.16萬人,覆蓋率達到22%,今年覆蓋率要達30%以上,其中重點人群覆蓋率達到60%以上。
在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辦醫方面,福建正在籌建的社會資本辦醫院40多家,床位1萬多張。
閩臺醫療產業對接交流持續推進,目前莆田健康產業園已有4家民營醫院入駐建設,泉州臺灣健康產業園、臺資泉州頤和醫院等一批臺灣合資合作、獨資辦醫項目相繼在福建落地。臺灣地區醫師來閩短期執業1282人次,已辦理臺灣醫師申請來閩執業資格認定270人。
信息來源:萬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