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海仁濟醫院、寧波二院與寧波市杭州灣醫院合作辦院,建設浙東高端醫療中心!
日期:2017/6/4
5月25日上午,在國家衛計委于上海召開的“滬蘇浙皖閩”綜合醫改聯席會議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與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寧波市第二醫院正式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實現跨省合作辦院,共同努力把寧波市杭州灣醫院建設成為寧波乃至浙東地區高端醫療中心。此舉也為寧波杭州灣新區進一步推進滬甬合作示范區建設、提升城市品質提供強有力支持。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江蘇省副省長藍紹敏,浙江省副省長成岳沖,安徽省副省長謝廣祥,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李紅,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宗明,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李云林見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與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寧波市第二醫院三方合作簽約。
上海市衛計委主任、市醫改辦主任鄔驚雷,浙江省衛計委主任、省醫改辦主任楊敬,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李謙,寧波市衛計委主任張南芬,寧波市衛計委副主任蔣志云,上海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寧波市第二醫院院長蔡挺,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宓永波參加簽約儀式。
“以上海市三甲醫院為龍頭,通過優質醫療資源輸出和輻射,在學科、人才、技術和管理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是“滬蘇浙皖閩”綜合醫改聯席會議的主要目標任務。寧波市杭州灣醫院成為聯席會議推動下首個受益簽約的項目。
合作三方將通過緊密合作,努力將寧波市杭州灣醫院建設成為核心價值凸顯、基礎設施精良、管理創新、醫護水平高超、學科優勢明顯,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群眾滿意的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并爭取在合作期內建設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和浙江綜合實力最強的醫院之一。
(網絡圖)
根據三方協議,寧波市杭州灣醫院由上海仁濟醫院和寧波二院組成的管理團隊具體負責醫院的日常管理和運營,院長由上海仁濟醫院院長擔任,常務副院長由寧波二院院長擔任,執行副院長由上海仁濟醫院委派。同時,以上海仁濟醫院“同質化”醫院為目標,充分發揮各自學科優勢,高起點定位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和醫療特色。上海仁濟醫院和寧波二院將分別派駐最強大醫療團隊入駐醫院各科室,其中上海仁濟醫院將選派50名以上高年資專家,寧波二院選派團隊中高年資專家比例占50%以上,全方位支撐醫院運營。
致力于共同建設寧波乃至浙東高端醫療中心,此次合作三方凸顯優勢互補,努力擴大上海仁濟醫院作為國家級醫療中心在長三角城市群和寧波都市圈的影響力。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由全國建筑設計大師、梁思成建筑獎得主孟建民院士主持設計,醫院設計秉承現代化、智能化、人文化、生態化的設計理念,整體布局和流程設計堪稱一流。醫院總投資約14億元,按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標準建設,設計床位1200張,集門診、急診、急救、婦幼保健、疾控等功能于一體。項目于2014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施工,計劃于2018年年初投入試運行。作為日常管理和運營方的仁濟醫院和寧波二院均為區域優質醫療資源。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建于1844年,是上海開埠后第一所西醫醫院,是一個學科門類齊全,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目前由東西南北四個院區和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組成。
國家重點學科牽頭單位、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衛生部消化內科重點實驗室(國內唯一)、上海市消化內科臨床醫學中心(上海市唯一)和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上海市消化內科臨床質量控制中心。同時還是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官方網站《中華消化網》的承擔單位。2016年消化科門診量45.78萬人次、內鏡量7.8萬人次。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上海市風濕病學臨床醫學中心、上海市教委特色學科、上海交通大學重點學科,擁有上海市風濕病學研究所,上海市臨床檢驗質量控制中心自身免疫風濕性疾病參比實驗室和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風濕和免疫專業)。2016年門診量達到18.5萬人次,其中60%以上來自外省市甚至國外。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重點學科。目前設有男科學、泌尿生殖腫瘤(腎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結石微創治療組、小兒泌尿外科、排尿功能障礙(前列腺增生、女性泌尿外科、神經泌尿外科)、腎移植等多個亞專業學科。2016年門急診量31萬人次,手術例數近1.5萬人次,其中70%是日間手術。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上海市婦科腫瘤重點實驗室。在反復自然流產的診斷與治療水平、婦科腫瘤的基礎研究與臨床綜合診治、婦科微創手術包括婦科良惡性腫瘤的微創手術、保留生育能力的惡性腫瘤手術、產科母體醫學如妊娠合并癥以及并發癥的診治水平在國內都處于領先地位。2016年門急診量達到28.59萬人次,手術例數1.2萬余例。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科建立了以冠心病介入治療為特色,多個亞學科(電生理起搏、肺血管疾病、結構性心臟病、高血壓病和心血管影像等)齊頭并進的學科發展平臺,2016年門急診量18.28萬人次,完成各類介入手術5756臺,在國內名列前茅,尤其在疑難危重的冠脈介入、電生理起搏以及肺動脈高壓治療領域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上海率先建立了惠及浦江兩岸的急性心肌梗死綠色救治通道,將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成功率提高到97%以上。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211 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衛計委重中之重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學科以肝移植為臨床技術特色(包括活體、劈離及DCD),兒童肝移植為標志性技術,建立了成人肝臟移植、兒童肝移植、精準肝切除、肝癌綜合治療及器官移植基礎與臨床研究多個亞專業學組。2016年門急診量為3.1萬人次,手術例數1194例,是目前國內肝臟移植手術量、門診量最大的器官移植診療中心,嬰幼兒肝移植領先全國并接軌國際先進水平。
寧波市第二醫院建于1843年,是寧波第一所西醫醫院。醫院由本部院區和北院區組成,是寧波市學科門類最為齊全、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之一,也是浙江省浙東區域醫療中心醫院。
設科于1973年,一直以來是寧波地區的優勢學科;1988年,寧波市首批醫療衛生重點建設學科;2001-2007年蟬聯“寧波市醫療衛生重點建設學科”;2010年,寧波市醫療重點扶植學科;2013年,“寧波市腫瘤防治臨床指導中心”掛牌單位;2014年,“浙江省區域腫瘤診治中心”建設單位;2015年,被評為“浙江省區域專病中心”,實現了從市內主導到省內領先的跨越。
在全市各大醫院中,二院神經內科亞專科門類最為齊全,發展方向明晰、人才結構合理,在省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2015年,成為浙東區域專病中心建設單位。該科同時也是寧波市重點扶植學科和醫院重點學科,寧波大學醫學神經內科碩士點。在腦血管、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及運動障礙疾病、重癥肌無力、周圍神經病、肌病、癲癇病、癡呆、神經系統變性病、神經系統遺傳病、中毒診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傳染病學科2010年被評為寧波市醫學重點學科,2014年先后獲省衛計委“浙東區域感染病專病中心建設單位”和浙江省醫師協會“感染病學重點專科”與“感染病學科建設優秀單位”稱號,2016年傳染病學科又被評為“省市共建醫學重點學科”,走上了省級學科建設的平臺。學科無論從整體規模條件、醫療技術隊伍、臨床診治能力、科研教學水平、各種傳染病應急救治處理能力都是浙東地區綜合實力最強、最具代表性的傳染病學科。
急診醫學科設有分診間、搶救室、觀察室、病房、手術室、EICU、ICU,其中EICU規模全市最大。主要專科特長為危重病急救、多發傷救治、CPR、中毒救治、MODS、休克的診治。已開展的危重病急救、多發傷救治、CPR、中毒救治、MODS、休克等急救領域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
骨科中心是寧波市臨床特色重點專科,下設關節病診療中心(其中包括寧波市臨床特色重點專科——關節疾病)與一站式椎間盤突出治療中心,分關節外科、關節鏡外科、脊柱外科、四肢創傷骨科、手外科、足踝外科、骨腫瘤、骨科康復8個亞專科。
燒傷外科成立于1984年,是寧波市最早建立的燒傷整形專科,是浙東地區唯一的燒傷治療中心。在醫、教、研、防等方面均具備相當的實力和水平,目前已成為燒傷整形、皮膚缺損修復兼備,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為一體,在全市乃至省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科。
(拍攝于2014年12月)
2014年6月完成場地平整,9月完成土建施工圖,11月完成施工用水、電接入,12月18日迎來了寧波市杭州灣醫院的重要時刻——開工儀式。
(拍攝于2015年6月)
在2015年4月底完成樁基施工后,寧波市杭州灣醫院開啟全面施工大作業。
(拍攝于2015年8月)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開始土方開挖及地下室結構施工。
(拍攝于2015年10月)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進行地下二層結構施工。
(拍攝于2015年11月)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進入地上層施工階段。
(拍攝于2016年1月)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地上主體建筑快速興起。
(拍攝于2016年3月)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門診醫技樓、綜合樓、地下室主體結構完成建設,住院樓主體結構完成至12層。
(拍攝于2016年5月)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正式結頂,二次結構及砌體工程進行中。
(拍攝于2016年7月)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東大門的鋼結構造型已初步呈現。
(拍攝于2017年1月)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東大門玻璃幕墻已安裝過半,東側規劃道路也基本完工。
(拍攝于2017年5月)
寧波市杭州灣醫院主體建筑基本完工,內部裝修項目快速推進。
生態宜人的現代化醫院
門診大廳
雙人病房
單人病房
醫療街
信息來源:寧波杭州灣新區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