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今天是:2025/5/29 8:19:58
       
      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 寧波明州醫藥有限公司
       
      查詢賬號:
      登陸密碼:
       
      驗證碼: 驗證碼
       
       
       
       
       
      國內熱點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國內熱點
       

      溫再興解讀 “十三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與任務

      日期:2017/10/30

      2017年8月29日,在由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物流時代周刊·醫藥流通》雜志聯合主辦的“香山匯”2017中國藥品流通商務峰會上,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原巡視員溫再興,對“十三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目標和任務進行了深入解讀,讓與會者對藥品流通行業未來的發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明確的方向。

       

      藥品流通行業保持平穩快速增長

      對于當前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的概況,溫再興表示,近年來,藥品銷售市場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他通過幾組數據對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概括: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2975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5609家,下轄門店220703家,零售單體藥店226331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447034家。

      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5年全國藥品銷售總額達到1.66萬億元,其中,批發企業銷售總額為1.33萬億元,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為3323億元。2016年全國藥品銷售總額達到1.8萬多億元,其中,藥品零售總額約為3679億元,同比增長均約為10%左右。

      2015年,藥品批發百強企業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的比重從2010年的69%提高至86%;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從2010年的33%提高至46%;形成3家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的全國性大型藥品流通企業和25家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通過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的企業由2010年12家增加到2015年20家,上市公司兼并重組活躍。

       

       

      “十三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目標

      溫再興表示,商務部2011年制定《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提出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較好。在“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引領下,藥品流通行業基礎建設持續加強,管理體系和藥品流通網絡體系日益完善,行業呈現出轉型發展的新局面。

      2016年,商務部發布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十三五”《規劃》深入分析了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闡述了行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階段,是實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目標和藥品流通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規劃》指出機遇與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藥品和健康服務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規劃》指出:未來5年,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提速、人口老齡化加快、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等,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和自我保健的需求將大幅增加,藥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務的市場規模將加快增長。

      二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規劃》指出:“隨著公立醫院改革、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和分級診療的推進,我國醫療衛生投入將穩步增加,醫療保障水平將逐步提高,從而大大拓展藥品流通行業的發展空間。” 因此,他認為,“十三五”時期醫改將進入攻堅戰,還有一定的紅利,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前景依然看好。

      三是藥品流通轉型升級需求更加迫切。《規劃》指出:“從自身來看,藥品流通行業需要迅速適應流通新業態、新模式的變革,有效滿足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從外部環境來看,“兩票制”、“醫藥分開”等政策的實施以及“互聯網+醫藥”等模式的創新,都對行業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溫再興指出,2016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醫改和藥品監管新政策,加上“互聯網+醫藥”的趨勢明顯,將進一步帶來行業的深刻變革,轉型升級發展已成為醫藥企業迫切的要求。

      四是《規劃》指出行業發展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加以解決。一是行業結構不合理,二是流通現代化水平不高,三是行業服務能力不足。

      《規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基本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網絡布局優化、組織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較高、安全便利、群眾受益的現代藥品流通體系。

      《規劃》提出的具體目標是:培育形成一批網絡覆蓋全國、集約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40%以上;藥品零售連鎖率達50%以上。

      據溫再興預判,上述具體目標在“十三五”時期應該能夠達到,有的指標有望超過。原因在于目前藥品批發百強企業銷售額已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86%(目標90%);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已占零售市場總額的28.8%(目標40%);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也已達46%(目標50%)。隨著資本運作和兼并重組加快,預計藥品銷售總額超過2000-3000億甚至更多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也將會出現。

       

       

      “十三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主要任務

      就“十三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的要點,溫再興逐一進行了解讀。

      一是合理規劃行業布局,健全藥品流通網絡。要完成該項任務,其一就是要引導行業有效配置資源,溫再興分析,商務部門表示要配合相關部門優化藥品物流、零售企業網點布局,做到網點布局與區域發展相適應、藥品供應能力與藥品需求相匹配,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

      “十二五”末批發企業數量約為1.35萬家,現為1.29萬家,隨著“兩票制”實施,批發企業開始減少。“十二五”末零售藥店增加4.9萬家,是由于國家推動城鎮化建設,加上各類開發區、新城區不斷涌現,零售藥店的適當增加是合理的。“十三五”時期,繼續合理規劃行業布局仍然是重要的課題,必須嚴格掌控。

      2017年1月24日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指出:“整合藥品倉儲和運輸資源,實現多倉協同,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跨區域配送,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中小型企業為補充的城鄉藥品流通網絡。”《規劃》的要求與國務院的意見完全一致。

      其二是構建現代藥品流通網絡。溫再興列舉了目前已完成的數據:“十二五”時期全國新增醫藥物流中心212個。截至目前,29個省市區已建成較大型醫藥物流中心237個,建筑面積為50多萬平方米。已經在建的醫藥物流中心有64個,建筑面積為166萬多平方米,將在“十三五”時期陸續竣工投入使用,并有可能再新增建設一批物流中心。

      其三是加強基層醫藥物流服務。目前具有第三方醫藥物流資質的已有100多家,現已取消審批,但各省政策不一。要挖掘社會醫藥物流的潛力,利用社會物流運力和倉儲設施,提高藥品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關協會正在制定涉藥社會物流服務標準,建立藥品流通全過程追溯體系,切保藥品在流通中的質量安全。

      其四是加快資本運作提升行業集中度。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日益看好醫藥產業,藥品流通企業兼并重組進入新熱潮。藥品零售連鎖正在被資本市場日益看好,已在主板上市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一心堂、老百姓、益豐、大參林,已進入主板上市的通道有漱玉平民,還有一些中小連鎖選擇在新三板上市。他預計,“十三五”時期,隨著“兩票制”的推行,將有一大批中小型批發公司將并入大型批發企業。上市主板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有可能再增加幾家。

       其五是鼓勵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轉型發展。溫再興分析,現在國家推行“兩票制”,加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將使一大批中小流通企業越來越難以生存,如果這些企業能夠盡快轉變觀念、向分銷配送、健康服務等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發展,還是可以找到用武之地的。

      二是提升流通管理水平,打造現代醫藥供應商。這其中,也有幾個需要關注的點。其一,優化藥品供應鏈管理。目前,隨著“互聯網+藥品流通”的推動,一些藥品流通企業開始探索全供應鏈的服務模式,并逐漸向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企業延伸服務。預計在“十三五”時期,將有越來越多的傳統藥品配送企業轉型為醫藥物流綜合服務商。

       其二,加速云計算大數據應用。溫再興指出,大數據、云計算是當今時代出現的新事物,特別是隨著可穿戴式設備的普及,以及國家鼓勵發展第三方專業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評價等,醫藥大數據的實際采集、使用也逐步可行,藥品流通企業參與投資或與其他第三方機構合作具有一定的探索發展空間。

      其三,發展智慧綠色醫藥物流。現代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商務部曾下發《關于促進商貿物流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發展綠色、智慧物流配送,適應柔性制造,促進消費升級,實現精準營銷。藥品流通行業在這方面要加快轉型升級。

      其四,加快藥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加強疫苗冷鏈配送管理,疫苗生產企業可采取‘干線運輸+區域倉儲+區域配送’的分段接力式方式配送疫苗,并實現疫苗從生產到流通和使用的全程追溯管理。”可以說,藥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是“十三五”時期一項重大工程,必須下大力氣抓好。

       其五,推進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2016年12月頒布的《中醫藥法》明確指出:“國家鼓勵發展中藥材現代流通體系,提高中藥材包裝、倉儲等技術水平,建立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規劃》提出的上述舉措完全符合《中醫藥法》的要求。

       2015年7月,由國家商務部牽頭、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和國家中醫藥局參與指導,中國倉儲協會、中國中藥協會組織實施,開始啟動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截止目前,已有29家中藥材物流實驗基地通過全國中藥材物流專家委員會評審,倉儲建設面積共達121萬平方米,可儲存藥材107萬噸,投資金額約50多億元人民幣,完成任務三分之一。兩個協會共同開發了“全國中藥材物流公共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全國聯網,已有10家中藥材物流基地上線投入正式運行。預計在“十三五”時期,將按照《規劃》要求,建成全面覆蓋全國中藥材主產區大約90多個物流基地,改變中藥材傳統落后的流通模式,逐步解決中藥材質量安全問題,使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藥。

       其六,實施藥品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目前藥品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的利好政策由于部門之間尚未協調好,還沒有真正啟動實施。溫再興表示,目前有關協會正在制定藥品配送統一標識管理的標準和辦法,選擇一些城市進行試點,再逐步推廣。

      三是創新行業經營模式,拓展行業服務功能。這其中就包括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行動計劃;加速跨界融合促進醫藥電商發展;承接醫院門診藥房服務,努力推進醫藥分開等。   

      對于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行動計劃,溫再興分析,自前兩年國家制定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不斷與藥品流通行業加深融合,醫藥電商的發展速度也明顯加快。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擁有互聯網交易資質的企業合計有500多家,網上藥店約400家。

      對于加速跨界融合促進醫藥電商發展,這一趨勢已經在向前發展。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醫藥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達612億元。其中,B2B銷售額576億元;B2C銷售額36億元。2016年,第三方醫藥電商平臺網上零售業務被有關部門叫停。之后,國家又取消網絡售藥B證和C證的審批,醫藥電商特別是網上藥店的準入放寬,預計在“十三五”時期發展將會加快,互聯網與藥品流通的融合將越來越深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指出:“推進醫藥分開。具備條件的可探索將門診藥房從醫療機構剝離。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其中,“具備條件的可探索將門診藥房從醫療機構剝離。”這是首次在國務院文件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對于實現醫藥分業、切斷醫療機構利益鏈條,提供了政策的依據,具有開創性意義。


      溫再興分析,目前醫藥分開有多種模式:

      【案例一】醫院門診藥房剝離模式

      2017年2月,廣州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的門診藥房剝離,由廣州醫藥大眾醫藥婦兒中心店承接。過去患者每次拿藥幾乎都要等1個小時,現在每天有400多張處方前來藥店取藥,每人取藥時間約3分鐘。

      【案例二】互聯網醫療合作模式

        全國現已有數十家由公立醫院開辦的互聯網醫院。如微醫與連鎖藥店合作,在藥店引入烏鎮互聯網醫院接診,已經連接一萬多家藥店,日均問診量超過兩萬。

      【案例三】處方公共平臺模式

       上海市搭建處方公共平臺,通過建設統一居民健康檔案區域共享平臺,醫院開具處方后患者可按定點或自主選擇購藥藥房,并由藥房提供藥品配送服務。如國藥承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屬站點的藥品供應及藥事服務職能。“定點藥房處方外配”模式分為兩種:站點內藥房和站點外藥房,站點內藥房即患者就醫——便民藥房審方——取藥完成;站點外藥房即患者就醫——前往指定藥房——取藥完后。

      【案例四】藥店電子處方服務模式

       四川成都市全面開展以政府為主導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電子處方服務試點工作,目前已開通咨詢服務的藥店有5000余家,這些試點藥房可免費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咨詢、電子處方開具、審核、購藥等服務。

      【案例五】醫院處方外延模式

       廣西柳州市在市屬5家大醫院(人民醫院、工人醫院、柳鐵中心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開展了處方外延的試點,這5家醫院的醫生在門診開出口服類處方藥,通過分級診療平臺,患者既可選擇在醫院藥房取藥,也可以選擇在院外的社會藥房取藥。案例六:DTP藥房

      【案例六】DTP 藥房

      DTP藥房是一種創新的藥房模式,不僅可以便捷購買到各種創新特藥,更有各種貼心的醫療服務。一是全程冷鏈管理,二是嚴格審核處方,三是提供全病程服務包括:藥學咨詢、患者教育、輸注中心、特藥診所、追蹤隨訪、慈善贈藥、預約掛號和保險服務,提供專業全程的藥品服務。目前國內DTP藥房發展很快,應有幾百億市場。幾家甚至是一家DTP藥房就要覆蓋一個城市的藥品供應需求。一些醫院的處方可以流轉到DTP藥房,增加藥品零售終端的份額。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提出,試行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鼓勵連鎖藥店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

      溫再興表示,目前商務部正在牽頭研究,擬選擇部分城市開展三方共享的信息平臺的試點。可以預見“十三五”時期,在國家大力推動醫藥分開的政策引導下,醫藥分開將有可能邁出實質性步伐,實現處方自由流動,或醫院不設門診藥房,零售藥店的銷售份額將逐漸提高。而零售藥店要承接醫療機構藥事服務,必須配備足夠的執業藥師,努力提升藥學服務水平。

      對于建立首席藥師制度,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溫再興分析,引導建立首席藥師制度是商務部首次提出的要求,并要求以抗菌藥物為重點指導合理用藥。國務院領導對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藥物治療是醫療服務的重要手段,但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導致的細菌耐藥,使醫療質量安全面臨極大挑戰。因此,不僅在醫院,在零售藥店也要嚴抓抗菌藥物管理各項制度、指標的落實,需要執業藥師加強抗菌藥物銷售把關和宣傳,提高公眾的認知度。

       對于應用可穿戴設備發展健康管理新業態,目前,市場上已經推出了多款針對體溫、血壓、心率、心電、睡眠、胎心等指標檢測的智能可穿戴產品,據有關機構數據顯示,中國移動醫療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已由2014年的22億元發展到2016年的228億,預計2017年將達300億人民幣,市場潛力巨大。智能可穿戴設備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實時采集大量用戶健康數據信息和行為習慣,已成為未來智慧醫療獲取信息的重要端口,同樣也成為零售藥店開展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好地發揮專業服務優勢, 構建“服務+商品”新業態。

        再者就是不斷創新零售藥店多元化經營模式。近年來,藥品零售企業努力創新營銷模式,開展藥妝、保健品、醫療器械銷售、中醫坐堂和其他健康服務等多元化服務,滿足群眾多方面健康需求。企業開始探索與醫療和養老機構合作,提供健康管理等新的服務模式,并參與社會辦醫、開辦中醫館、診所,建立健康檢查機構等。預計“十三五”時期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四是“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提升行業開放水平。主要在于提升行業利用外資質量、支持企業對外發展。

      五是加強行業基礎建設,提高行業服務能力。完善行業標準體系,提升行業統計工作質量,加強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強化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溫再興最后說,商務部印發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商秩發【2016】18號)將引領中國藥品流通行業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2017年8月29日,在由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物流時代周刊·醫藥流通》雜志聯合主辦的“香山匯”2017中國藥品流通商務峰會上,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原巡視員溫再興,對“十三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目標和任務進行了深入解讀,讓與會者對藥品流通行業未來的發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明確的方向。

       

      藥品流通行業保持平穩快速增長

      對于當前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的概況,溫再興表示,近年來,藥品銷售市場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他通過幾組數據對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概括: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2975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5609家,下轄門店220703家,零售單體藥店226331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447034家。

      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5年全國藥品銷售總額達到1.66萬億元,其中,批發企業銷售總額為1.33萬億元,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為3323億元。2016年全國藥品銷售總額達到1.8萬多億元,其中,藥品零售總額約為3679億元,同比增長均約為10%左右。

      2015年,藥品批發百強企業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的比重從2010年的69%提高至86%;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從2010年的33%提高至46%;形成3家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的全國性大型藥品流通企業和25家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通過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的企業由2010年12家增加到2015年20家,上市公司兼并重組活躍。

       

       

      “十三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目標

      溫再興表示,商務部2011年制定《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提出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較好。在“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引領下,藥品流通行業基礎建設持續加強,管理體系和藥品流通網絡體系日益完善,行業呈現出轉型發展的新局面。

      2016年,商務部發布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十三五”《規劃》深入分析了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闡述了行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階段,是實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目標和藥品流通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規劃》指出機遇與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藥品和健康服務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規劃》指出:未來5年,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提速、人口老齡化加快、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等,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和自我保健的需求將大幅增加,藥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務的市場規模將加快增長。

      二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規劃》指出:“隨著公立醫院改革、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和分級診療的推進,我國醫療衛生投入將穩步增加,醫療保障水平將逐步提高,從而大大拓展藥品流通行業的發展空間。” 因此,他認為,“十三五”時期醫改將進入攻堅戰,還有一定的紅利,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前景依然看好。

      三是藥品流通轉型升級需求更加迫切。《規劃》指出:“從自身來看,藥品流通行業需要迅速適應流通新業態、新模式的變革,有效滿足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從外部環境來看,“兩票制”、“醫藥分開”等政策的實施以及“互聯網+醫藥”等模式的創新,都對行業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溫再興指出,2016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醫改和藥品監管新政策,加上“互聯網+醫藥”的趨勢明顯,將進一步帶來行業的深刻變革,轉型升級發展已成為醫藥企業迫切的要求。

      四是《規劃》指出行業發展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加以解決。一是行業結構不合理,二是流通現代化水平不高,三是行業服務能力不足。

      《規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基本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網絡布局優化、組織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較高、安全便利、群眾受益的現代藥品流通體系。

      《規劃》提出的具體目標是:培育形成一批網絡覆蓋全國、集約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40%以上;藥品零售連鎖率達50%以上。

      據溫再興預判,上述具體目標在“十三五”時期應該能夠達到,有的指標有望超過。原因在于目前藥品批發百強企業銷售額已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86%(目標90%);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已占零售市場總額的28.8%(目標40%);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也已達46%(目標50%)。隨著資本運作和兼并重組加快,預計藥品銷售總額超過2000-3000億甚至更多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也將會出現。

       

       

      “十三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主要任務

      就“十三五”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的要點,溫再興逐一進行了解讀。

      一是合理規劃行業布局,健全藥品流通網絡。要完成該項任務,其一就是要引導行業有效配置資源,溫再興分析,商務部門表示要配合相關部門優化藥品物流、零售企業網點布局,做到網點布局與區域發展相適應、藥品供應能力與藥品需求相匹配,避免重復建設和無序競爭。

      “十二五”末批發企業數量約為1.35萬家,現為1.29萬家,隨著“兩票制”實施,批發企業開始減少。“十二五”末零售藥店增加4.9萬家,是由于國家推動城鎮化建設,加上各類開發區、新城區不斷涌現,零售藥店的適當增加是合理的。“十三五”時期,繼續合理規劃行業布局仍然是重要的課題,必須嚴格掌控。

      2017年1月24日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指出:“整合藥品倉儲和運輸資源,實現多倉協同,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跨區域配送,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中小型企業為補充的城鄉藥品流通網絡。”《規劃》的要求與國務院的意見完全一致。

      其二是構建現代藥品流通網絡。溫再興列舉了目前已完成的數據:“十二五”時期全國新增醫藥物流中心212個。截至目前,29個省市區已建成較大型醫藥物流中心237個,建筑面積為50多萬平方米。已經在建的醫藥物流中心有64個,建筑面積為166萬多平方米,將在“十三五”時期陸續竣工投入使用,并有可能再新增建設一批物流中心。

      其三是加強基層醫藥物流服務。目前具有第三方醫藥物流資質的已有100多家,現已取消審批,但各省政策不一。要挖掘社會醫藥物流的潛力,利用社會物流運力和倉儲設施,提高藥品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關協會正在制定涉藥社會物流服務標準,建立藥品流通全過程追溯體系,切保藥品在流通中的質量安全。

      其四是加快資本運作提升行業集中度。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日益看好醫藥產業,藥品流通企業兼并重組進入新熱潮。藥品零售連鎖正在被資本市場日益看好,已在主板上市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一心堂、老百姓、益豐、大參林,已進入主板上市的通道有漱玉平民,還有一些中小連鎖選擇在新三板上市。他預計,“十三五”時期,隨著“兩票制”的推行,將有一大批中小型批發公司將并入大型批發企業。上市主板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有可能再增加幾家。

       其五是鼓勵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轉型發展。溫再興分析,現在國家推行“兩票制”,加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將使一大批中小流通企業越來越難以生存,如果這些企業能夠盡快轉變觀念、向分銷配送、健康服務等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發展,還是可以找到用武之地的。

      二是提升流通管理水平,打造現代醫藥供應商。這其中,也有幾個需要關注的點。其一,優化藥品供應鏈管理。目前,隨著“互聯網+藥品流通”的推動,一些藥品流通企業開始探索全供應鏈的服務模式,并逐漸向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企業延伸服務。預計在“十三五”時期,將有越來越多的傳統藥品配送企業轉型為醫藥物流綜合服務商。

       其二,加速云計算大數據應用。溫再興指出,大數據、云計算是當今時代出現的新事物,特別是隨著可穿戴式設備的普及,以及國家鼓勵發展第三方專業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健康管理評價等,醫藥大數據的實際采集、使用也逐步可行,藥品流通企業參與投資或與其他第三方機構合作具有一定的探索發展空間。

      其三,發展智慧綠色醫藥物流。現代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商務部曾下發《關于促進商貿物流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發展綠色、智慧物流配送,適應柔性制造,促進消費升級,實現精準營銷。藥品流通行業在這方面要加快轉型升級。

      其四,加快藥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要加強疫苗冷鏈配送管理,疫苗生產企業可采取‘干線運輸+區域倉儲+區域配送’的分段接力式方式配送疫苗,并實現疫苗從生產到流通和使用的全程追溯管理。”可以說,藥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是“十三五”時期一項重大工程,必須下大力氣抓好。

       其五,推進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2016年12月頒布的《中醫藥法》明確指出:“國家鼓勵發展中藥材現代流通體系,提高中藥材包裝、倉儲等技術水平,建立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規劃》提出的上述舉措完全符合《中醫藥法》的要求。

       2015年7月,由國家商務部牽頭、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和國家中醫藥局參與指導,中國倉儲協會、中國中藥協會組織實施,開始啟動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截止目前,已有29家中藥材物流實驗基地通過全國中藥材物流專家委員會評審,倉儲建設面積共達121萬平方米,可儲存藥材107萬噸,投資金額約50多億元人民幣,完成任務三分之一。兩個協會共同開發了“全國中藥材物流公共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全國聯網,已有10家中藥材物流基地上線投入正式運行。預計在“十三五”時期,將按照《規劃》要求,建成全面覆蓋全國中藥材主產區大約90多個物流基地,改變中藥材傳統落后的流通模式,逐步解決中藥材質量安全問題,使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藥。

       其六,實施藥品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目前藥品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的利好政策由于部門之間尚未協調好,還沒有真正啟動實施。溫再興表示,目前有關協會正在制定藥品配送統一標識管理的標準和辦法,選擇一些城市進行試點,再逐步推廣。

      三是創新行業經營模式,拓展行業服務功能。這其中就包括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行動計劃;加速跨界融合促進醫藥電商發展;承接醫院門診藥房服務,努力推進醫藥分開等。   

      對于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行動計劃,溫再興分析,自前兩年國家制定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不斷與藥品流通行業加深融合,醫藥電商的發展速度也明顯加快。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擁有互聯網交易資質的企業合計有500多家,網上藥店約400家。

      對于加速跨界融合促進醫藥電商發展,這一趨勢已經在向前發展。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醫藥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達612億元。其中,B2B銷售額576億元;B2C銷售額36億元。2016年,第三方醫藥電商平臺網上零售業務被有關部門叫停。之后,國家又取消網絡售藥B證和C證的審批,醫藥電商特別是網上藥店的準入放寬,預計在“十三五”時期發展將會加快,互聯網與藥品流通的融合將越來越深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指出:“推進醫藥分開。具備條件的可探索將門診藥房從醫療機構剝離。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其中,“具備條件的可探索將門診藥房從醫療機構剝離。”這是首次在國務院文件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對于實現醫藥分業、切斷醫療機構利益鏈條,提供了政策的依據,具有開創性意義。


      溫再興分析,目前醫藥分開有多種模式:

      【案例一】醫院門診藥房剝離模式

      2017年2月,廣州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的門診藥房剝離,由廣州醫藥大眾醫藥婦兒中心店承接。過去患者每次拿藥幾乎都要等1個小時,現在每天有400多張處方前來藥店取藥,每人取藥時間約3分鐘。

      【案例二】互聯網醫療合作模式

        全國現已有數十家由公立醫院開辦的互聯網醫院。如微醫與連鎖藥店合作,在藥店引入烏鎮互聯網醫院接診,已經連接一萬多家藥店,日均問診量超過兩萬。

      【案例三】處方公共平臺模式

       上海市搭建處方公共平臺,通過建設統一居民健康檔案區域共享平臺,醫院開具處方后患者可按定點或自主選擇購藥藥房,并由藥房提供藥品配送服務。如國藥承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屬站點的藥品供應及藥事服務職能。“定點藥房處方外配”模式分為兩種:站點內藥房和站點外藥房,站點內藥房即患者就醫——便民藥房審方——取藥完成;站點外藥房即患者就醫——前往指定藥房——取藥完后。

      【案例四】藥店電子處方服務模式

       四川成都市全面開展以政府為主導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電子處方服務試點工作,目前已開通咨詢服務的藥店有5000余家,這些試點藥房可免費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咨詢、電子處方開具、審核、購藥等服務。

      【案例五】醫院處方外延模式

       廣西柳州市在市屬5家大醫院(人民醫院、工人醫院、柳鐵中心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開展了處方外延的試點,這5家醫院的醫生在門診開出口服類處方藥,通過分級診療平臺,患者既可選擇在醫院藥房取藥,也可以選擇在院外的社會藥房取藥。案例六:DTP藥房

      【案例六】DTP 藥房

      DTP藥房是一種創新的藥房模式,不僅可以便捷購買到各種創新特藥,更有各種貼心的醫療服務。一是全程冷鏈管理,二是嚴格審核處方,三是提供全病程服務包括:藥學咨詢、患者教育、輸注中心、特藥診所、追蹤隨訪、慈善贈藥、預約掛號和保險服務,提供專業全程的藥品服務。目前國內DTP藥房發展很快,應有幾百億市場。幾家甚至是一家DTP藥房就要覆蓋一個城市的藥品供應需求。一些醫院的處方可以流轉到DTP藥房,增加藥品零售終端的份額。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提出,試行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鼓勵連鎖藥店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

      溫再興表示,目前商務部正在牽頭研究,擬選擇部分城市開展三方共享的信息平臺的試點。可以預見“十三五”時期,在國家大力推動醫藥分開的政策引導下,醫藥分開將有可能邁出實質性步伐,實現處方自由流動,或醫院不設門診藥房,零售藥店的銷售份額將逐漸提高。而零售藥店要承接醫療機構藥事服務,必須配備足夠的執業藥師,努力提升藥學服務水平。

      對于建立首席藥師制度,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溫再興分析,引導建立首席藥師制度是商務部首次提出的要求,并要求以抗菌藥物為重點指導合理用藥。國務院領導對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藥物治療是醫療服務的重要手段,但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導致的細菌耐藥,使醫療質量安全面臨極大挑戰。因此,不僅在醫院,在零售藥店也要嚴抓抗菌藥物管理各項制度、指標的落實,需要執業藥師加強抗菌藥物銷售把關和宣傳,提高公眾的認知度。

       對于應用可穿戴設備發展健康管理新業態,目前,市場上已經推出了多款針對體溫、血壓、心率、心電、睡眠、胎心等指標檢測的智能可穿戴產品,據有關機構數據顯示,中國移動醫療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已由2014年的22億元發展到2016年的228億,預計2017年將達300億人民幣,市場潛力巨大。智能可穿戴設備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實時采集大量用戶健康數據信息和行為習慣,已成為未來智慧醫療獲取信息的重要端口,同樣也成為零售藥店開展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好地發揮專業服務優勢, 構建“服務+商品”新業態。

        再者就是不斷創新零售藥店多元化經營模式。近年來,藥品零售企業努力創新營銷模式,開展藥妝、保健品、醫療器械銷售、中醫坐堂和其他健康服務等多元化服務,滿足群眾多方面健康需求。企業開始探索與醫療和養老機構合作,提供健康管理等新的服務模式,并參與社會辦醫、開辦中醫館、診所,建立健康檢查機構等。預計“十三五”時期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四是“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提升行業開放水平。主要在于提升行業利用外資質量、支持企業對外發展。

      五是加強行業基礎建設,提高行業服務能力。完善行業標準體系,提升行業統計工作質量,加強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強化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溫再興最后說,商務部印發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商秩發【2016】18號)將引領中國藥品流通行業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信息來源:中國藥品流通

      公司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嵩江西路321號  傳真:0574-27788216
      版權所用: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 英特明州(寧波)醫藥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奇才科技
      藥品成藥分公司:0574-27788200 27788220 英特明州(寧波)醫藥有限公司:0574-28831176 28831172
      中藥參茸分公司:0574-27788238 27788248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

      浙ICP備13032370號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不卡_久久婷婷午夜精品二区_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的

          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夜夜精品一区国产 | 五月天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亚洲午夜免费在线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