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今天是:2025/8/4 19:12:46
       
      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 寧波明州醫藥有限公司
       
      查詢賬號:
      登陸密碼:
       
      驗證碼: 驗證碼
       
       
       
       
       
      國內熱點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國內熱點
       

      【市場】制藥巨頭狂砸近300億的市場,國內卻僅有不到20家企業布局

      日期:2017/11/7

      單克隆抗體藥物被譽為“生物導彈”,是國際上公認的科技含量最高的生物藥品之一。

      同時,這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藥物之一。這一領域誕生了多種重磅藥物,比如第一個治療腫瘤的嵌合抗體Rituxan,大名鼎鼎的類風濕關節炎藥物Adalimumab單抗,2014年全球銷量NO.1 Avastin,以及百時美施貴寶和默沙東家的寶貝Opdivo和Keytruda。

      除了熱門的PD-1、PD-L1,單克隆抗體家族還有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雙特異抗體。

      雙特異性抗體是指含有兩種特異性抗原結合位點的人工抗體,可以同時與靶細胞和功能細胞進行相互作用,進而增強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功能。

      與普通抗體相比,其效果可能達到普通單抗的100-1000倍,劑量可降到原來的1/2000。

      全球首個獲批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是Fresenius的Removab,被用于治療惡性腹水。但個產品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取得FDA的批準,僅僅是在歐盟委員會批準下在歐洲范圍內銷售。

      唯一一個FDA批準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則是安進的Blinatumomab,該藥物被批準用于治療費城染色體陰性(Ph-)復發性/難治性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羅氏在2014年以4.89億收購了奧地利生物技術公司Dutalys,獲得其此外,強生、賽諾菲等制藥巨頭正在不斷加碼。中泰證券2016年的一份報告中便指出,自2014年起,羅氏、強生、賽諾菲、輝瑞等制藥巨頭在該領域的總投資額已接近40億美元。

      早在30多年前,雙特異性抗體的該你那就被設計出來了,但知道幾年前才解決其中的一些技術挑戰,使得雙特異性抗體能夠進入到臨床。

      技術難點

      技術平臺則是關鍵。羅氏曾花4.89億美元收購了奧地利的一家生物技術公司Dutalys,目的就是獲得這家公司的雙特異性抗體平臺DutaMab,不從其自身CrossMab系統的缺陷。

      目前全球正在使用的技術平臺超過30個,其中,MacroGenics公司的DART平臺被強生、輝瑞、施維雅、武田等多家制藥巨頭采用。

      目前擁有在研項目做多的公司——安進所使用的則收購了Micromet,獲得其技術平臺BiTE的所有權。

      國內的技術平臺有4個,包括鍵能隆的iTAB、天演藥業的動態謹遵抗體技術DPL、友芝友的Ybody、以及岸邁生物的FIT-lg。其中,FIT-lg平臺也通過技術授權的方式被信達生物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岸邁生物創始人吳辰冰也是雅培DVD-IgG技術平臺的發明人。

      技術平臺及授權情況

      臨床看點

      截止到2017年9月,全球范圍內共有68項正在進行的雙特異性抗體臨床試驗,其中美國就有31個項目。

       

      這些項目中,幾乎所有的研究都處于臨床1期和2期,并且大部分都處于招募或者已經完成的狀態。目前已經完成的項目共有25個,但公布結果的只有10個。

      其中,安進、芭芭拉.安卡馬納司癌癥中心的在研項目最多,各7個;另外羅氏、MacroGenics各三個;強生、默克各有兩個在研項目;輝瑞和禮來也各有1個項目在臨床試驗中。

      無疑,安進是雙特異抗體市場最大的玩家,羅氏的研發的在研項目不是最多,但其旗下的ACE-910一度是最被外界認為最有希望的藥物分子。

      安進生物的一項臨床試驗正處于3期臨床試驗,旨在研究Blinatumomab在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細胞疾病中的療效,將通過與傳統的化療藥物對比,驗證Blinatumoma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該項目正處于招募中,預計將在2022年完成。

      Neovii的一項研究項目是2期和3期臨床合并進行。

      該項目旨在研究Catumaxomab (Removab)對EpCam陽性腫瘤(如胃癌、結腸癌、乳腺癌等)的治療效果。項目與2004年啟動,2009年完成,但目前尚未公布實驗結果。

      這些全球巨頭之外,MacroGenics同樣是雙抗領域的實力派。

      2014年12月,強生為了獲得MacroGenics的雙特異抗體藥物全球授權,與MacroGenics達成了7億美元的授權協議(其中預付款1.25億美元,階段性付款5.75億美元)。

      就在于強生達成協議的前幾周,武田也與該生物技術公司簽署了價值5億美元的交易,獲得MacroGenics 臨床前試驗性抗體 MGD011。

      支付了 5000 萬美元授權費,另將支付 7500 萬美元以每股 39 美元的價格收購 MacroGenics 的股份。

      根據當時的報道,MacroGenics價股因這個消息飆升16%。

      這家公司憑借技術平臺和早期分子的授權,與幾乎所有布局雙特異性抗體的制藥巨頭都達成了授權合作。

      強生、武田、輝瑞、施維雅使用技術平臺均來自MacroGenics ,默沙東在2015年與MacroGenics 達成了與Keytruda(默沙東的PD-L1抑制劑)聯合用藥協議。

      國內企業

      中國目前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只有一個,是本康生物制藥與解放軍302醫院合作的基于靶向活化CIK細胞治療和雙特異性抗體治療對進展期肝癌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目前該研究正處于2期臨床試驗招募中。

       

      以上是從clinicaltrials.gov獲得的數據,即在美國登記注冊的實驗情況。動脈網又在中國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上查找了雙特異性抗體相關信息,目前尚未找到在國內注冊的臨床試驗項目。

      國內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從事雙特異性抗體研發的企業共有15家,其中包含兩家上市公司。除了麗珠、恒瑞等上市公司,以及康寧杰瑞、信達、君實等深耕抗體領域的企業外,一些年輕的創業公司也值得關注。

      友芝友

      這些企業中,友芝友擁有的藥物品種最多,一共有8個,其中針對乳腺癌的HER2/CD3抗體已經完成成藥性研究和中試工藝研發。

      圖片來自友芝友官網

      友芝友是一家專門從事生物醫藥自主創新研發的高科技企業。其母公司友芝友醫療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組建了友芝友個體化醫學研究中心,由我國遺傳藥理學和藥物基因組學領軍人、個體化醫學倡導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宏灝教授擔任負責人。

      公司副董事長周鵬飛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分子免疫學博士,并在斯坦福醫學院腫瘤中心從事過博士后研究工作。

      周鵬飛是國內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研發的領軍人物,擁有和曹國15年的免疫治療、抗體藥物研發、以及團隊管理經驗,曾擔任中美冠科生物技術(Crown Bioscience Inc.)免疫學高級總監,輝瑞-冠科亞洲腫瘤研發中心執行總監,深圳第二人民醫院外科主治醫師。

      另外,公司副總裁易繼祖、抗體研發總監張建東也都擁有10年以上的生物醫藥經驗,在國內外頂級科研院校、醫藥企業進行抗體研究和開發工作。

      光從團隊上講,友芝友是一個由院士領銜,制藥巨頭研發高管參與的國際化背景團隊。無論是產品數量還是研發進度上,友芝友都走在國內雙特異性抗體研發的前列。

      公司于2016年5月完成了由磐霖資本(磐霖資本股權投資基金)領投的A輪融資,并與跟投方珅奧基醫藥達成全面合作意向。

      根據最新消息,友芝友自主開發的“注射用重組抗HER2和CD3人源化雙特異性抗體” (項目編號“M802”),已經于2017年9月29日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頒發的臨床試驗批件(批件號:2017L04744)。

      這是首例在我國進入臨床開發階段的自主創新雙特異性抗體,對我國整個醫藥創新行業而言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本康生物

      本康生物成立于2015年,主要從事生物制藥和細胞治療創新工具和技術解決方案的開發。

      公司技術團隊中不乏出自安進、拜耳這些巨頭公司的研發人才,依托公司在蛋白質工程領域多年的研究經驗,公司儲備了大量有望改造和提升細胞治療技術的工具,涵蓋雙特異性抗體藥物開發、細胞培養方案及基于磁珠的細胞分離技術以及細胞檢測等諸多方面。

      目前一共有5個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其中有三個正在展開臨床試驗,除了一項是在美國申報以外,其他兩項試驗尚未公布申報地點。

      天演藥業

      天演藥業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新一代抗體技術的開發。公司聯合創始人羅培志是在抗體開發和抗體工程方面有著豐富專業知識的連續創業者。

      他曾合作創辦了Abmaxis,這家公司于2006年被默沙東制藥公司(Merck)收購,并購之后羅博士擔任默沙東制藥公司(Merck)的生物藥總監兼抗體工程負責人。在這之前,他曾在Xencor擔任首席科學家。

      此外,藥明康德董事長李革也是公司董事之一。

      天演藥業分別于2014年12月和2016年一月完成了兩輪融資,其中A輪融資800萬美元、B輪融資2億人民幣,投資方包括富達亞洲、藥明康德。

      復宏漢霖

      在生物制藥領域,復宏漢霖應該算是“后起之秀”。這家公司由復星醫藥與美國科學家團隊于2009年12月合資組建,公司主要致力于應用前沿技術進行單克隆抗體生物類似藥、生物改良藥以及創新單抗的研發及產業化。

      依托中美兩地的資源,復宏漢霖在短短幾年間就躋身國內抗體研發企業前列。復宏漢霖先后與美國Kolltan Pharmaceuticals、Kite Pharma達成了相關授權合作。目前,復宏漢霖有14個單抗藥物處于在研階段,其中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兩個(HLX31、HLX32)。

      2016年,公司完成了由華蓋資本領投的1900萬美元融資,企業估值已超過30億美元。

      岸邁生物

      在我們盤點到的企業中,岸邁生物是最年輕的一家,但其爆發力并不亞于老牌企業。

      這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關注腫瘤領域的雙特異性抗體研發。公司創始人吳辰冰畢業于美國佐治亞大學,曾在雅培從事過10年抗體研發工作,是雅培雙特異性抗體技術平臺DVD-lg的的發明人。

      岸邁生物的核心技術是雙特異性抗體研發平臺FIT-lg,這是一項獨特高效的開發雙特異性抗體產品的創新平臺技術。

      基于這個平臺,公司與信達生物達成了一項授權合作,協議將授予信達生物FIT-Ig中國市場使用權,而岸邁生物將獲得1.2億美元的回報,以及產品上市后的銷售提成。

      此外,基于技術上的優勢,岸邁生物還相繼與Kymab、藥明康德達成合作開發協議。

      岸邁生物于2017年4月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元禾原點領投,德誠資本、本草資本及趨勢資本跟投。

      目前公司正全力將現有產品向臨床推進,預計第一個產品將于2018年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總結

      沒有一個創新藥的人不關心抗體藥物。在醫藥創新高歌猛進的今天,抗體更是不變的主題。而雙特異性抗體作為創新性抗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許也將在未來醫藥創新領域掀起一股潮流。

      最后,引用中泰證券報告中的一句話:“CAR-T療法興起的今天就是雙特異性抗體的明天。”

       

      信息來源:醫藥地理

      公司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嵩江西路321號  傳真:0574-27788216
      版權所用: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 英特明州(寧波)醫藥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奇才科技
      藥品成藥分公司:0574-27788200 27788220 英特明州(寧波)醫藥有限公司:0574-28831176 28831172
      中藥參茸分公司:0574-27788238 27788248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

      浙ICP備13032370號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不卡_久久婷婷午夜精品二区_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的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 中文字幕婷婷日韩欧美亚洲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色影视 |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5g | 亚洲日本乱码字幕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