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低價格填報給藥企“挖坑”!無限循環下,招標價要降至零?
日期:2017/11/27
11月17日,浙江省向制藥企業發放了《關于開展2017年浙江省在線交易產品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填報和聯動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該《通知》表示,本次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是指2017年10月31日(含)前以省為單位(范圍為中國境內省份,可不包含廣東、福建、重慶和軍區,下同)集中采購且在線交易價格信息,含已產生中標結果待執行產品。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浙江省較以往不同的是,填報產品的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時,按最小制劑單價計算。以最小制劑單價的全國最低價,乘以該產品在浙江省在線交易的相應轉換比進行換算。
可能當看到“最小制劑”(以下簡稱“單片”)這個詞時,會以為是最小包裝的意思,但實際不是,而是小到了“一片”、“一粒”這樣的單位。對此的填報要求是,涉及多個不同轉換比產品,以浙江省的最小制劑單價中最低價和其他省(市)的最小制劑單價中最低價進行比較。
其中讓企業覺得有大bug的條款在于:若其他省(市)的較低,則取其他省(市)的最小制劑單價中最低價,進行換算后填報。關于此,《通知》舉例如下:
具體算法是:如在浙江省中標的轉換比為30,則需填報的全國最低價取值為來自上海市的最小制劑單價(0.648元);應填寫的全國最低價為:0.648*30=19.44元(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
看到此,如果不是身處其中,一定會覺得這個變化沒有什么影響,但對身處其中的企業而言,無疑是陷入死局,如果按這個規則計算,并且全國參照,那么,最終出現的結果只有兩個:第一是,企業只能存在一種包裝的產品,以后不會再有大小包裝之分;第二,在無限的差比價中循環,按理想狀態推斷,企業的產品最終價格將為0。
對此,或許有不少人士會認為,E藥經理人的這種論斷太過于危言聳聽,但實際上,這個規則就是如此,我們不妨算一筆賬。
無限循環降價!
其實,浙江省的這個《通知》咋看之下,并沒有什么不妥,一兩句話解讀,也不會十分清楚,但是如果我們通過具體說明,或許大家就能看出端倪。
例如:某藥企的一種治療高血壓的產品XX片產品同規格有兩個規格,包裝一:10mg*7片的全國最低價為20.58元,單片價格為2.94元;包裝二:10mg*10片的全國最低價為28.9元,單片價格為2.89元。
如果按照浙江省發布的《通知》填報方法,則會采取該產品最小制劑的全國最低價為2.89元,如果該企業在浙江參與招標的是7片包裝的產品,那么在浙江應該的填報的最低價為7*2.89=20.23元,比之前的全國最低價20.85元低0.35元。
從這個算法的角度而言,企業只是在浙江省在全國最低價的基礎上降低了0.35元,帶給企業的則會是少賺點錢。假若,該企業此前在浙江省7片包裝的全年銷售額為2億元,一年銷售量則大概為970萬盒,則帶給企業是約少賺340萬元。
不過,這并非企業最壞的結果。最壞的結果在于,其他省份也采取浙江的這種算法,比如說天津一個月一調整的最低價參照,采購的是浙江這家企業的10片包裝產品,根據“國家差比價”規則,以7片裝浙江省20.23的價格為基礎,10片裝的就應該進行相應的降價處理,由此一來10片裝便在全國出現了一個較28.9元價格更低的全國最低價(國家差比價算法規則相對復雜,在此不予羅列,只做簡單舉例)。
比如說,天津參照了浙江7片的最低價20.23元,并按照“國家差比價原則”計算出了10片包裝的價格為26元,那么全國該產品的單片最低價是2.6元,然后浙江省按照此進行下一輪的低價填報,則7片的價格應該是7*2.6=18.2元,然后在此基礎上天津繼續調整10片裝價格,浙江依照天津繼續調整7片裝價格,如此往復惡性循環,則會出現前文中所說的兩種情況。
所以,如果浙江的這個政策依次執行,從筆者的角度而言,如果企業有兩個以上規格的產品,最好還是放棄該市場為上,要不然遲早會被這種惡性循環招死。
誰之錯?
從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與監管者的角度來看,浙江的這種填報低價的模式也有其合理之處,過去多年,在各種招標下,企業為了維護市場,設定了不同包裝,以規避招標帶來的價格差異問題,比如說在A省用大包裝招標,在B省用小包裝,因為包裝不同,因降價帶來的聯動損失相對較小。
確實,某些企業就是想通過增加多種包裝的模式鉆空子,但是從國家層面,設立多包裝業是允許的,并且近年來,國家鼓勵大、簡包裝藥品的使用,特別是對于慢性病患者,大包裝藥品更能方便患者用藥需求。而且,根據差比價規則計算得出,大包裝藥品的最小制劑單位價格是最低的。
那么,該如何計算最低價?按照正常的邏輯,應該是,7片裝的應該參照全國7片裝的最低價格,10片包裝的參照全國10片包裝的價格,而非按照最小制劑單位——單片來進行參照。因為,按照國家的差比價原則,大包裝就應該“單片”比小包裝的“單片”便宜。
如果按照浙江規則只關注“單片”,第一,多種包裝形式沒有任何意義;第二,國家差比價原則也沒有任何意義,一個產品無論何種包裝,就應該是一個價,買1片,與買100片應該是一樣的。
11月17日,浙江省向制藥企業發放了《關于開展2017年浙江省在線交易產品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填報和聯動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該《通知》表示,本次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是指2017年10月31日(含)前以省為單位(范圍為中國境內省份,可不包含廣東、福建、重慶和軍區,下同)集中采購且在線交易價格信息,含已產生中標結果待執行產品。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浙江省較以往不同的是,填報產品的全國最低在線交易價格時,按最小制劑單價計算。以最小制劑單價的全國最低價,乘以該產品在浙江省在線交易的相應轉換比進行換算。
可能當看到“最小制劑”(以下簡稱“單片”)這個詞時,會以為是最小包裝的意思,但實際不是,而是小到了“一片”、“一粒”這樣的單位。對此的填報要求是,涉及多個不同轉換比產品,以浙江省的最小制劑單價中最低價和其他省(市)的最小制劑單價中最低價進行比較。
其中讓企業覺得有大bug的條款在于:若其他省(市)的較低,則取其他省(市)的最小制劑單價中最低價,進行換算后填報。關于此,《通知》舉例如下:
具體算法是:如在浙江省中標的轉換比為30,則需填報的全國最低價取值為來自上海市的最小制劑單價(0.648元);應填寫的全國最低價為:0.648*30=19.44元(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
看到此,如果不是身處其中,一定會覺得這個變化沒有什么影響,但對身處其中的企業而言,無疑是陷入死局,如果按這個規則計算,并且全國參照,那么,最終出現的結果只有兩個:第一是,企業只能存在一種包裝的產品,以后不會再有大小包裝之分;第二,在無限的差比價中循環,按理想狀態推斷,企業的產品最終價格將為0。
對此,或許有不少人士會認為,E藥經理人的這種論斷太過于危言聳聽,但實際上,這個規則就是如此,我們不妨算一筆賬。
無限循環降價!
其實,浙江省的這個《通知》咋看之下,并沒有什么不妥,一兩句話解讀,也不會十分清楚,但是如果我們通過具體說明,或許大家就能看出端倪。
例如:某藥企的一種治療高血壓的產品XX片產品同規格有兩個規格,包裝一:10mg*7片的全國最低價為20.58元,單片價格為2.94元;包裝二:10mg*10片的全國最低價為28.9元,單片價格為2.89元。
如果按照浙江省發布的《通知》填報方法,則會采取該產品最小制劑的全國最低價為2.89元,如果該企業在浙江參與招標的是7片包裝的產品,那么在浙江應該的填報的最低價為7*2.89=20.23元,比之前的全國最低價20.85元低0.35元。
從這個算法的角度而言,企業只是在浙江省在全國最低價的基礎上降低了0.35元,帶給企業的則會是少賺點錢。假若,該企業此前在浙江省7片包裝的全年銷售額為2億元,一年銷售量則大概為970萬盒,則帶給企業是約少賺340萬元。
不過,這并非企業最壞的結果。最壞的結果在于,其他省份也采取浙江的這種算法,比如說天津一個月一調整的最低價參照,采購的是浙江這家企業的10片包裝產品,根據“國家差比價”規則,以7片裝浙江省20.23的價格為基礎,10片裝的就應該進行相應的降價處理,由此一來10片裝便在全國出現了一個較28.9元價格更低的全國最低價(國家差比價算法規則相對復雜,在此不予羅列,只做簡單舉例)。
比如說,天津參照了浙江7片的最低價20.23元,并按照“國家差比價原則”計算出了10片包裝的價格為26元,那么全國該產品的單片最低價是2.6元,然后浙江省按照此進行下一輪的低價填報,則7片的價格應該是7*2.6=18.2元,然后在此基礎上天津繼續調整10片裝價格,浙江依照天津繼續調整7片裝價格,如此往復惡性循環,則會出現前文中所說的兩種情況。
所以,如果浙江的這個政策依次執行,從筆者的角度而言,如果企業有兩個以上規格的產品,最好還是放棄該市場為上,要不然遲早會被這種惡性循環招死。
誰之錯?
從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與監管者的角度來看,浙江的這種填報低價的模式也有其合理之處,過去多年,在各種招標下,企業為了維護市場,設定了不同包裝,以規避招標帶來的價格差異問題,比如說在A省用大包裝招標,在B省用小包裝,因為包裝不同,因降價帶來的聯動損失相對較小。
確實,某些企業就是想通過增加多種包裝的模式鉆空子,但是從國家層面,設立多包裝業是允許的,并且近年來,國家鼓勵大、簡包裝藥品的使用,特別是對于慢性病患者,大包裝藥品更能方便患者用藥需求。而且,根據差比價規則計算得出,大包裝藥品的最小制劑單位價格是最低的。
那么,該如何計算最低價?按照正常的邏輯,應該是,7片裝的應該參照全國7片裝的最低價格,10片包裝的參照全國10片包裝的價格,而非按照最小制劑單位——單片來進行參照。因為,按照國家的差比價原則,大包裝就應該“單片”比小包裝的“單片”便宜。
如果按照浙江規則只關注“單片”,第一,多種包裝形式沒有任何意義;第二,國家差比價原則也沒有任何意義,一個產品無論何種包裝,就應該是一個價,買1片,與買100片應該是一樣的。
信息來源:E藥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