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外流,上藥、國大、一心堂加速切割院外DPT市場
日期:2018/2/25
受公立醫院改革、醫保控費、掉標棄標等因素影響,藥企紛紛尋求院外市場,DTP(Direct-to-Patient)藥房將是承接處方藥外流的一個重要模式,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投入到這一市場。
目前,國內DTP藥房規模仍處于起步階段,2015年銷售規模約80億元,2016年已超過百億元。平安證券預測,醫藥零售渠道在2017年能夠享有的處方流出增量超過900億元,2020年市場空間約6100億元,預計處方藥將主要流向DTP藥房及院邊店,DTP藥房市場占有率將高達54%。
目前,除了上海醫藥通過收購康德樂馬來西亞加碼DTP藥房外,已有國藥一致、華潤醫藥等一批大型醫藥流通上市公司,憑借其品種及價格優勢布局DTP藥房。
此外,益豐藥房、老百姓、一心堂等上市民營連鎖藥房也希望借助其連鎖化特征,在DTP業務領域能夠享有終端市場的品牌效應及地理優勢。
上海醫藥通過收購康德樂中國業務進一步擴大DTP資源版圖
公開資料顯示,康德樂中國擁有14個當地直銷公司,覆蓋全國13個重點城市,次級網絡覆蓋322座城市,服務近11000家醫療機構,同時擁有30家DTP藥房。康德樂中國的競爭優勢主要集中在DTP藥房上。據悉,康德樂中國30家DTP藥房目前年銷售額可達6億元至7億元,單店銷售額一般能達2000萬元,是普通零售藥店單店銷售的40倍,每年服務患者數約15萬至20萬人次。
上海醫藥在華東、華北地區已擁有40余家DTP藥房,加上此次收購的康德樂中國的30家DTP藥房,公司將擁有國內最大的DTP業務。DTP藥房不僅能利用公司自有的“大健康云商”平臺,嘗試打包全國門店收集的患者數據,向企業提供有效用藥信息,還可憑借公司搭建的專業冷鏈物流團隊,保證處方藥配送的安全性。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并購康德樂中國的價值突出,上海醫藥將在大量的進口代理品種、部分區域的網絡擴張、物流管理的先進經驗和技術等多方面受益。經過中國式的管理調整后,康德樂中國的后勁會迸發出來,兩者業務優勢相加后可以放大的部分,核心就在于DTP業務。
目前,上海醫藥和康德樂中國分別擁有中國排名第一和第二的DTP網絡渠道,隨著兩者整合工作即將啟動,以上海醫藥“益藥·藥房”為品牌的特大型新特藥服務網絡版圖將進一步延伸。
國藥系的國大藥房DTP業務突破10億元
國藥一致旗下的國大藥房2014年正式進軍DTP藥房領域。2016年,國大藥房DTP業務突破10億元,業務占比10%以上,門店數量16家。公司持續在DTP業務上進行探索,建立現代化、標準化信息數據管理系統,搭建電子處方登記系統及全國DTP數據庫,充分利用一手病患數據拓展第三方咨詢服務業務。
DTP藥房模式,即藥店獲得制藥企業產品經銷權,患者在醫院獲得處方后從藥店直接購買藥品并獲得專業指導與服務的模式。區別于以出售OTC藥品為主的傳統零售藥店,DTP藥房主要銷售高毛利專業藥物、新特藥、自費藥等藥品,是零售藥店的進階模式。
傳統零售藥店也在積極布局DPT藥房
益豐藥房、老百姓、一心堂等上市民營連鎖藥房也在嘗試借助其連鎖化特征,在DTP業務領域有所斬獲。
一心堂在2015年專門成立處方藥事業部,發展DTP品種,承接處方藥外流業務,并在2016年宣布進軍DTP藥房領域。老百姓采取直接并購門店、收購少數股權、收購公司及門店等多種并購拓展策略跨區域整合,涉及并購金額超過15億。
DTP的含義是高值藥品直送患者,即藥店獲得制藥企業產品經銷權,患者在醫院獲得處方后從藥店直接購買藥品并獲得專業指導與服務的模式。
DTP藥房反映藥品流通環節中的內生需求。它為專業藥廠商提供醫藥分家后的藥品銷售渠道,同時更提供稀缺的一手患者用藥信息。DTP藥房容納了醫院流出的大量處方藥購買需求,承擔了部分慢病管理職能,并可以通過職業藥師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用藥意見和專業的物流配送服務。
信息來源:醫藥云端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