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方案,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作為此次大部制改革的亮點之一,即將亮相的國家醫療保障局備受業內關注。
方案提出,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國家衛計委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責,國家發改委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民政部的醫療救助職責整合,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直屬國務院。由此不難看出,爭議多年的三保合一管理權既沒有花落人社部門,也沒有歸屬于衛生部門,而由新組建的國家醫療保障局整合分散在原來4部委的保險職能。
事實上,最初結束“九龍治水”局面的是福建省三明市。在大部制改革方案公布之后的幾個小時內,多個與醫改相關的微信群中,網友都在向三明市醫改操盤手、福建省醫保辦主任詹積富致敬,稱“他對改革功不可沒”。詹積富本人則在群內委婉表態“不敢當,這是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英明決策”。作為改革先行者,詹積富在三明市任職時敢為人先,把醫保、藥品采購和醫療價格調整職能進行整合,真正牽起了醫改中最大的“牛鼻子”。
醫保承擔衛生系統績效、全民健康重任
醫保支付體系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國務委員王勇的解讀中,組建醫療保障局是為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確保醫保資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更好保障病有所醫。
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大背景下,我國單獨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將相關職能整合到這個全新的部門,不再由過去的國家衛計委和人社部管理,這源于醫療保險險種的特殊性:患者需要“購買”醫療服務,而不是簡單地基于疾病損失估算進行現金賠付。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顧雪非認為,由于醫保從后付制轉為預付制,醫保與醫療、醫藥的關系就更為緊密。“在全民醫保時代,醫保的功能變得綜合多樣,全民醫保制度不僅可以分散人群疾病的風險,還會影響衛生資源配置,也可以改善衛生系統績效,促進全民健康。”顧雪非說。
多方角力局面初建
互聯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三兄弟合伙做生意,老大開店,老二供藥,老三負責給顧客返現。三兄弟中,老大不管錢,只管買藥;老二只管賺錢,把同一種藥換個包裝,變成數十上百種,借老大的店賣給顧客,還跟老大約定賣得越多越貴,給的回扣就越多;真正管錢的老三,沒有權力決定老大要進什么藥,其任務只有花錢。生意做著做著,老大見老二穩賺不賠,按捺不住了。他幫老二多賣藥,自己還給顧客開“大處方”,做“大檢查”。最終,顧客掏不起錢,老三不堪重負。
在醫改中,上述“三兄弟”都覺得自己冤,明明按政策辦事,卻屢屢被改。事實上,我國自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以來,對衛生體制改革已經有了新的要求。自城鎮職工醫保改革后,“三醫”聯動改革被不斷提出。與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一樣,“三醫聯動”的改革,不同時期也各不相同。“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中的提法是:堅持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
現代醫學的發展,需要強大醫保體系支持,同時醫保的普及,也推動了醫學、藥學進步,因為醫保籌資支付體系的建立帶來了激勵機制。顧雪非告訴健康界,作為付費的第三方,在傳統的模式下醫保極易成為“冤大頭”:他人消費,自己買單,而且醫保跟醫療的關聯不強。在這種體系里,醫患利益高度一致,醫保“買單制”是不可持續的,因此要進行改革,讓醫保與醫療、醫藥的關系緊密起來。
此次改革不僅是制度的整合,更多是功能整合。正如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所說,改革使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成為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國家醫療保障局代表需求方、支付方,這種提供方和需求方的角力,對患者甚至整個市場都是有利的。此外,國家醫療保障局對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有定價權,有錢又有權,這對醫保局的控費也有積極意義。
三明!三明!
多年來,業內對醫保穿底的擔憂從未停止,控費成為醫改的目標之一。開全國先河的三明市三保統一管理之后,醫保對公立醫院藥品的采購價格有了主導權,醫保對醫療機構的控制更加直接,并產生立竿見影的控費效果。
三明的改革方式隨即推向福建省。2016年,福建省組建我國首個醫保辦,親自操刀三明醫改的詹積富毫無懸念地走馬上任擔任省醫保辦一把手。在福建省的改革中,將分散在人社部門的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生育保險的管理職責,衛計部門的新農合管理職責、藥品集中采購的管理職責,物價部門的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民政部門的醫療救助職責,商務部門的藥品配送職責等,進行整合歸并,統一劃入到新成立的醫保局,實行集中管理。
詹積富此前在接受健康界采訪時表示,福建省實際上是全國第一個進行醫療保障管理體制改革的省份,是以健康為中心而進行的醫療保障要素的大整合,從而倒逼和推進醫療機構運行機制改革,倒逼醫療機構破除逐利機制。
福建省的改革模式收效顯著,在醫保資金日益吃緊的當下,向全國推廣的呼聲從未中斷。盡管相對低調的詹積富尚未公開“發聲”,但從他連續兩天分享的朋友圈內容多為“三明模式推廣”中不難看出,詹積富似乎并不介意在這樣的時刻被人重提三明醫改。
此次公布的改革方案與由三明市推廣至福建省的醫保辦非常類似,毫無疑問,支付方將成為醫改的重要推手。如今國務院新成立的國家醫療保障局,掌握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大權,從中不難看出,未來醫保在藥品和醫療服務定價,以及采購價格等方面將擁有主導權。
“‘三明模式’會向全國推廣”的猜測,終于落地。
信息來源: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