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國家衛計委等部委的“醫保控費、嚴控藥占比、嚴控醫院費用增幅”等組合政策下,藥企明顯感到,在醫院賣藥更難了!2018年,毫無疑問,醫院控費風暴將更加猛烈,由局部地區的嚴控將很快席卷全國,特別是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的三級大醫院!醫院控費全靠降低藥占比!醫院市場難做、代理商活不下去!但,特醫食品不占藥占比,在醫院可以合法銷售!
2017年9月發布的關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申請材料項目與要求(試行)(2017修訂版)》《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穩定性研究要求(試行)(2017修訂版)》的公告(2017年第108號)。截止2017年12月,總局共受理特醫食品70個品種,其中進口42個,國產28個,目前特醫食品已經有60家企業申請。其中,有40個品種已獲審評意見,其中需補充材料32個,不予批準8個;1個品種現場核查中;5個品種已獲批準。特醫食品可在醫院開始合法賣啦!
據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統計,全球每年特醫食品的消費總額為 560 億至 640億元,市場規模以每年6%的速度遞增。在美國,有65%營養不良患者在使用特醫食品,英國有27%,而中國大陸只有 1.6%,消費規模僅占全球市場的1%,市場潛力巨大!據預測,一旦特醫食品產業走上正規,市場規模將超6000億!醫院臨床銷售“新風口”來了——特醫食品!
中國1.4 億住院患者中,接受臨床營養診斷與治理的尚不足1%,院外數以億計的慢性非傳染疾病患者的臨床營養治療尚無人關注,重大疾病如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發生概率達到 70%-80%。未來特醫食品將以明確身份通過醫生處方的形式在醫院腫瘤、內分泌、外科、ICU等幾乎所有臨床科室應用。據估計到2025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帶病人群有4.25億。特醫食品臨床需求將井噴,哪些藥企會占得藍海市場先機?
2016年以來,輔助用藥目錄全國各省陸續出臺,“神藥”被踢出院內銷售目錄!特醫食品上市,賴氨酸和維生素的復方口服藥將遭受大沖擊!廠家如何布局?
信息來源:賽柏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