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上海為全面實施藥品掛網公開議價制定“紅、黃、綠”三線規則
日期:2018/10/6
滬上消息:2018年9月19日星期三下午2:00由上海醫藥商業行業協會主辦的【引導藥品價格市場形成機制全面實施藥品掛網公開議價吹風會】在南京西路國際飯店國際廳舉行。會議由上海藥事所分管領導主持,行業協會領導做主題發言,人社醫保處副處長龔波做了“全面實施藥品掛網公開議價”解讀,以下為現場圖片及解讀摘要:
一、吹風會背景
本次會議為全面實施藥品掛網公開議價政策執行前的吹風會,工作思路去年就定下來,屬于年度工作計劃之內,目前上海藥事所除配合國家局試點藥品帶量采購外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全面實施藥品掛網公開議價機制和以前相比有所變化,側重體現“事后提醒、警示”作用,全面實施藥品掛網公開議價并沒有推翻原有的省級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是進一步深化、優化招采工作的方式方法。
1、 只招不采,無法反應市場現實:藥品招采價格“虛高、虛低”共存,劣幣逐良幣現象時有發生。
2、 循序漸進,推進全面帶量采購:目前存在品種少,質量參差不齊,藥品一致性進展緩慢,上海三輪帶量采購前均約談了所有企業,集中了企業最主要的質量要素,保證了帶量采購的質量可靠性。另外,各方利益博弈,全面帶量采購短期難以全面鋪開。
3、 尚未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價格動調聯動難以反映市場供求關系;政府主導下的招采讓政府成為價格虛高的背鍋俠。
基于上述情況,為理順政府跟市場關系,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放開市場,嚴格準入。“上海藥事所加快探索以市場機制為導向的招采模式”讓藥品價格醫保支付標準具有合理性,全面掛網議價方案6月份已經各主管部門審議通過,目前為細化落實階段。
二、試點探索
1、自費藥掛網議價:2017年7月開始,上海自費品種直接掛網議價以來,自費藥品編碼1萬多個/年下降到2500個/年,議價成功1100個左右,實際發生采購1000個,其中50%的品種降幅明顯,達到40%左右,自費藥品價格明顯下降,醫院使用自費藥逐漸減少,價格為五省市最低。
2、藥品第三方評價:根據工信部、陽光采購平臺信息 對陽光平臺藥品實行客觀指標打分,系統設定不能篡改,母的鼓勵采購性價比高的藥品,反應藥品采購異常行為,為全面議價提供參考。
三、全面掛網議價
1、掛網議價常態化:調整價格無周期限制,生產企業隨時申請與醫療機構議價成交 。
2、新進藥品門檻:拾遺補缺 鼓勵創新 實際需求
3、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科學設置“紅、黃、綠”線機制,加強公示和約談,所有的品種價格全部還原至“片、支、粒”。
四、操作
1、生產企業:申報新的、已掛網價格維護。
2、藥事所:提供十五省市價格供醫療機構參考。
3、監督:外省價格監督和議價結果監督
4、醫療機構:紅線、黃線、綠線
新申請:流標、緊缺藥品外,新申請藥品需提供其他(15)外省市10中標,本市3家三甲或5家二級、10家一級醫療機構申請并實際采購;
已中標或掛網藥品:生產企業維護完善基礎信息,企業誠實填報15省市價格企業填報截止2018年11月30日,議價2019年2月底,逾期關閉。
-
綠線:本市醫療機構議價結果最低價與15省市最低價兩者最低者;
-
黃線:?原中標價或掛網價?人社部藥品編碼標準庫內同一編碼品種的藥品在本市醫療機構議價結果最高價;
-
紅線:?化學藥品仿制藥,紅線對應原研藥品議價結果最高價;?其他全面掛網公開議價范圍內的藥品,紅線對應十五省市平均價(十五省市平均價:十五省市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平均值)。
五、定點藥店
納入全面議價采購,理由依據:權利義務對等醫保定點,零售的價格跟醫保結算的價格在平臺體現。
1、 限藥店:同企業同品種已在醫院議價、同品已有其他企業議價、只在醫保藥店銷售(一家連鎖或三家單體醫保定點藥店申請并采購)
2、 議價規則:黃線——人社編碼庫同一編碼藥店議價最高價;紅線——藥品外省市最低零售價和同企業同品種醫療機構議價結果最高價按三比價規則折算
3、 議價流程:藥店——系統——藥廠——議價——平臺(僅對藥店)
4、 過渡銜接:2018年2月1日起,生產企業開始申報 15省零售價。
六、監督管理
1、 關閉采購:一年內無采購
2、 質詢約談:隱藏真實價格(線下開紅票——)、對頻繁闖黃燈的醫院進行質詢約談;
3、 價格更新:新15省市價格執行1個月內更新,45天議價
4、 議價監督:藥企錯、漏價格信息的,暫停;供應商規避執行陽光采購的暫停配送資格。
小編:上海全面實施藥品掛網公開議價無異是徹底打開上海藥品市場之門,藥品“進入、退出”均屬常態化工作,但隨著掛網公開議價工作進一步開展,上海的監管必將進一步加強,這點需要藥企在填報、議價時要注意“誠實填報 ”的基本原則,從表面上看進入門檻雖然降低,但生存難度將進一步增加,尤其對寄希望于全面掛網公開議價方式進入上海市場的新增品種,將是一種考驗。
上海將維持藥品價格處于國內平均水平,全面實施藥品掛網公開議價增加了對限藥店品種的要求,同時也為藥品零售順理成章的利好提供了空間。
信息來源:滬上醫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