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商業“大魚吃中魚”,“3+N”格局在變
日期:2018/10/6
英特定增募資不超6.5億元,華潤醫藥接盤
日前,英特集團發布公告,該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定增募資不超過6.5億元,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前發行公司總股本的20%,估算不超過4149萬股。華潤醫藥商業集團以自有資金采用現金方式全額認購英特集團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
本次發行完成后,按照發行數量上限計算,華潤醫藥持有英特集團股份比例將達到16.67%。國貿集團仍為英特集團控股股東,浙江省國資委仍為英特集團實際控制人,國貿集團及其子公司合計持股比例降至45.54%,但其企業控制權不會發生變化。
英特集團:浙江省龍頭企業,省內連鎖藥店覆蓋率達100%,通過定增募資提升盈利能力
英特集團是浙江省醫藥流通行業區域龍頭企業之一,主要從事藥品、醫療器械批發及零售業務,業務涵蓋藥品銷售、中藥材銷售、醫療器械銷售三大板塊。
浙江省“兩票制”政策實施后,英特集團成為浙江省兩票制品種委托最多的企業集團,在省內公立醫療機構藥品保障供應中,貨品滿足率位居前列。
英特集團營銷網絡遍布浙江省,戰略布局實現網絡下沉、深耕終端。浙江省“兩票制”實施后,該企業在浙江省內的公立醫療機構客戶覆蓋數居全省前列。省內連鎖藥店100%覆蓋,單體零售藥店覆蓋率78%以上。
英特集團的發展戰略思路為,緊密結合其分銷業務優勢,積極布局和發展終端零售業務。公司擁有連鎖藥房品牌6個,門店134家,覆蓋省內十個地級市。大力發展醫院合作業務,推進院內(邊)店的全省布局;社區門店著眼慢病管理項目拓展,DTP業務拓展,持續提升專業藥學服務能力和門店運營能力。
據企業財報數據顯示, 2017年末,英特集團合并報表總資產為90.8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9.03%、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1.16和 0.83。與行業內領先的醫藥流通企業相比,資產規模偏低,資產負債率較高,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水平較低。本次發行完成后,該企業總資產以及凈資產得到增加,通過降低資產負債率和財務杠桿,優化企業資本結構,提升企業償債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華潤醫藥,搶占兩票制機遇,強化流通業務的廣度和深度,鞏固區域性競爭優勢
華潤醫藥,是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全國性醫藥商業流通企業,主要經營醫藥類商品,具有醫藥信息咨詢、三方物流配送和醫院藥房管理等資質。
截至2018年6月30日,華潤醫藥分銷網絡已覆蓋至全國27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客戶中包括二、三級醫院5,857家,基層醫療機構38,954家,以及零售藥房28,916家。2018上半年,華潤醫藥分銷業務加快在西部空白省份的網絡布局,并通過加強省級平臺建設、滲透基層市場,做強做大區域優勢,進一步提高下游終端掌控力。
受兩票制的逐步落地實施,國內醫藥流通格局全面重構,醫藥流通調撥業務模式受到擠壓。
兩票制使得強者愈強。華潤醫藥在兩票制政策實施的前提下,在分銷業務方面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優化網絡布局,強化終端覆蓋力,豐富產品組合,升級業務結構,推廣創新服務,并強化精益管理。在2018上半年,其醫藥分銷業務實同比增長超過10%。
華潤醫藥落實“省級搭建平臺,地市級布局網絡”的外延式并購戰略,繼續加快在貴州、甘肅、青海等西部空白省份的布局,同時在福建、山東、江蘇等省完成多個地市級并購項目以推動網絡下沉,做深做透優勢省份,鞏固區域性競爭優勢。
而本次華潤醫藥將以6.5億元的金額拿下英特集團16.67%的股權,更是其戰略并購思路的重要體驗。為其挺進浙江市場做好準備,同時更有利于穩定華潤醫藥的市場競爭地位。
醫藥商業眾生相:并購系主流,弱者遭淘汰
受到兩票制政策的影響,醫藥流通行業表現得不怎么太平。強者們紛紛通過搶品種、擴版圖來鞏固其市場地位,而弱者只能遭受優勝劣汰。
在此前5月,同樣是華潤醫藥,通過收購江中51%或以上股權,來實現其外延式并購,并通過整合江中集團多方面資源加以吸收,而江中藥業的OTC和保健品的營銷終端布局正好彌補了華潤的短板。
同樣在5月,上藥通過增股天普實現絕對控股,而上藥看中的,則是天普具備直密集型的全國營銷網絡、高效的市場準入和專注危重癥領域專業化營銷團隊。
在7月,作為醫藥流通的龍頭國藥控股(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企業),斥資51億元收購中國最大醫械分銷公司中國科學器材60%的股權。此舉有助于國藥控股擴大圈地領域,提升在醫械分銷市場的覆蓋,從而提高其營收盈利能力。
據國藥控股財報指出,受政策影響醫藥流通行業增長同比有所下滑,但仍高于宏觀經濟增長。同時,行業競爭加劇,醫藥分銷和零售企業加快并購擴張步伐,行業整合速度加快,規模優勢重要性愈加凸顯。
另外,作為流通四強之一的九州通,也在日前表示將牽手步長制藥,在全國31個省份共同投資九步大藥房,藥房數目共達42家,平均每家投資金額不超過200萬元人民幣。其實雙方合作協議早在2017年簽訂,是在今年8月由之前的托管模式轉變為專業藥房業務模式。
作為醫藥流通的四強,各企業均已在上半年通過各種途徑來充實自身競爭力。
根據之前的半年報,國藥控股在上半年的營收達到千億以上,居于首位,營收同比增長7%,但利潤出現輕微下滑。
4大流通企業2018上半年營收利潤表現
企業
|
2018中期營收(億元)
|
變化%
|
2018中期利潤(億元)
|
變化%
|
國藥控股
|
1474.86
|
7.05
|
40.27
|
-0.12
|
華潤醫藥
|
824.83
|
13.30
|
35.75
|
17.66
|
上海醫藥
|
758.79
|
15.35
|
20.33
|
5.62
|
九州通
|
424.49
|
17.17
|
5.37
|
-32.31
|
(來源:企業半年報;注:華潤醫藥的營收和利潤經港元匯率折算)
醫藥流通十三五:提升市場集中度是主要任務
在2016年底商務部發布的《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就明確指出,具體目標是要培育形成一批網絡覆蓋全國、集約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
而提升行業集中度則是該十三五的主要任務,鼓勵藥品流通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上市融資、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做強、做大,加快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經營。支持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發展采購聯盟和藥店聯盟,采用聯購分銷、統一配送等方式,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組織化程度。鼓勵實行批零一體化、連鎖化經營,發展多業態混合經營。
由此看來,醫藥商業的“大魚吃小魚”成為業界常態,而且大魚吃中魚也將不斷出現。
信息來源:醫藥云端工作室
|